A股面临3500点保卫战:美股“黑色星期五”引发的震荡与应对
7月31日,沪指跌破20日均线(3550点),8月1日反弹无力,再次失守5日均线,关键支撑下移至3536-3542点(4月跳空区域)。若跌破此位,将触发技术性止损盘,3517点缺口回补概率超过70%,3500点成为多空分水岭。 这场震荡的导火索,无疑是席卷美股的“黑色星期五”——道指暴跌1.48%,纳指更是一泻千里,跌幅高达2.64%,宣告中期见顶。
这场美股崩盘的根源在于美国7月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:新增就业仅7.3万人,远低于预期的10万人,更是远低于预期的30%;5月和6月数据更被大幅下修至1.9万和1.4万,创下五年来最差纪录,美国经济“急刹车”迹象昭然若揭。 衰退概率陡增,诺和诺德、惠而浦等巨头纷纷下调盈利预测,联合包裹更直指“特朗普关税冲击利润”。失业率虽仅微升至4.2%,但企业收缩趋势已难以逆转。 叠加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的突然辞职,市场对特朗普干预货币政策的担忧加剧,美元信用根基动摇,美联储的政治化风险进一步提升。历史经验表明,美联储政治化时期往往伴随着市场巨震,1987年的“黑色星期一”和2020年疫情期间的熔断便是前车之鉴。
展开剩余68%美股的暴跌迅速传导至A股,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一度超过500亿,8月1日净流出也达到256.2亿,电子和新能源板块成为重灾区。 内资主力同步撤离397.7亿,高位题材股遭到抛售。苹果供应链企业,如立讯精密、歌尔股份等,由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(美国收入占比超过60%),首当其冲,4月关税担忧时曾三日跌逾10%。 高估值题材股同样遭受重创,动态PE超过50倍的算力股(如中际旭创)和缺乏业绩支撑的CPO概念股(如剑桥科技)面临腰斩风险。 创业板在宁德时代等权重股的拖累下单日跳水2%,获利盘兑现压力巨大,该指数7月涨幅达10%,部分个股浮盈超过30%。 即使防御板块如长江电力(股息率6.5%)和煤炭板块(股息率7.2%),也难以力挽狂澜。
国家队或将出手托底,国家发改委已明确2025年“两重”建设项目8000亿资金已全部下达,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第三批690亿也已拨付完毕(第四批需等到10月)。 然而,7月重要会议未释放新的刺激政策,“经济前高后低”的预期日益强化。 高位科技股高管减持计划密集发布,中期调整警报已经拉响,PCB龙头胜宏科技盘后公告多名高管减持,CPO板块集体放量滞涨,都印证了市场谨慎情绪。
地产链全年资金净流出1.26亿,反弹持续性存疑;外资持股超过10%的个股(如宁德时代)易受流动性冲击;伪成长科技股若业绩不及预期(动态PE>200倍的半导体公司),抛售潮中跌幅可能超过50%。
A股市场反弹的确认需要两大信号:一是成交量能的回归,单日成交额需要突破9000亿,否则反弹难以持续;二是政策对冲措施的落地,尤其关注8月7日的中美关税谈判窗口期。 若跌破3500点,可小仓位博弈光伏(捷佳伟创中报超预期)、数据要素(8月20日产业大会)的反弹机会。 目前,防御性资产配置比例应提高至50%,高股息板块(煤炭、电力、公用事业)可作为现金的替代品;消费医疗板块(中药板块受保质期新规提振,老龄化加速需求)的避险属性也得到强化。 投资者可筛选ROE连续三年超过15%、机构一季度增持超过1%的标的(如半导体设备、AI算力),并采用“金字塔补仓法”,降低风险。 特斯拉因中国销量腰斩(同比跌49.16%)年内暴跌45%,英伟达、苹果跟跌,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中国科技的崛起打破了美国科技巨头的垄断,华为昇腾芯片、寒武纪新品及DeepSeek的突破,都对美股“七巨头”的高投入模式提出了质疑。 3500点保卫战,已经打响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高忆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